《地学前缘》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新时代地学野外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思考

 
来源:地学前缘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并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陈宝生部长在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教师应坚持以本为本,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相互分离,教师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比较单一,缺乏亲和力和感染力。实现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充分调动和发挥专业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使“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1]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是落实“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作用[2],使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何有效结合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是每个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课程思政”的设计与推进,并非单纯增设思想政治相关课程,也不是新增几项实践活动,而是把时代需要的价值观渗透并融合进所有课程,在传授知识与技术的同时,隐性地向学生灌输时代价值观与正确理念,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到思政教育的浸润。地学专业最大的特点是野外实践,在野外实践过程中,师生同行、同吃、同住、同学、同研,彼此相互加深了解,建立信任,最易解决教育过程中亲和力和感染力不足的问题。成功的野外教学有助于学生兴趣和情感的培养,当学生在野外教学中充满积极的情绪,可更大表现出自我效能,对成功有更高的期望值[1]。教师在野外教学中身体力行,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认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踏实实现远大理想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基于多年的野外地学教学实践,结合思政教育核心和内在机理分析,探讨地学野外实践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育人模式。 一、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地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1. 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 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办什么样的大学、坚持什么方向、高举什么旗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与方向性的问题[6]。我国高等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以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1]。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国力的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提高,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日益向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更多理想坚定、信念崇高、不畏艰苦、勇于奉献、善于创新的青年人,积极投身于我国地质资源勘探、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领域,因而对高校地学学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学源于在野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规律的总结,地学工作往往面临复杂艰苦的野外环境,未来地学教育会成为大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部分,并且成为最有吸引力最崇高的教育[6]。因此,实践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坚定拥护马克思主义;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 为“双一流”建设夯实基础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有利于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中国新时代地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因此课程思政尤为必要。面临纷杂的国际舆论观点,高校地学专业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坚定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的塑造工作,既能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理性判断的能力,也能促进高校和谐稳定以及优良的校风学风形成,从而促进地学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研究发展,促进我国地学研究跻身国际前列。高校通过课程思政的教育形式,一方面为国家输送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兼备的全面发展型人才,一方面为建设一流高校、一流学科打好思想政治基础。 3. 有效保证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容易出现“两张皮”现象,即思政教育与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无法配合,各行其是,教育内容往往没有把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从而导致学生感觉枯燥空洞、难以产生兴趣,并且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7]。长此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便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向影响,无法起到价值引领作用。课程思政教育则始终围绕育人目标,确保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新时代背景下,地学专业课程思政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抓手,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专业知识技能,而且树立正确的三观,使课堂教学和野外实践成为引导学生磨炼意志、修养品性的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人格魅力,以此将“两张皮”转化为“一张皮”,有效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责更好地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地学野外实践是提高教育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 1. 野外实践,提升教育亲和力 所谓“教育亲和力”,是思政教育对教育主体的亲和程度,是思政教育的本身魅力对受教育者产生的吸引力、感召力、同化力和影响力[8]。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特质和科学性特征使其具有很高的“收视率”或“兴趣指数”[9]。现阶段,思政教育亲和力是影响高校思政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亲和力大大影响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亲和力强,则思政教育效果较好[10]。只有暖心的真情投入,走心的热情注入,才会让双方主体热情饱满、激情澎湃地参与教育,才会对教育活动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期待。地学专业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校外实践,师生同吃、同住、同学、同研,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师生彼此加深了解,建立了牢固的信任,校外实践中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使教学过程充满亲和力和感染力。 2. 长期相处,增强潜移默化 地学校外实践的周期通常较长,而长期的教学与生活相处,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更深的了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人格吸引、情意互动以及真情关爱会推动教学活动的和谐愉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教师如果学识广博、师风优良、发自内心关爱学生,那么会对学生产生吸引、亲和力和感召力,散发出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从而获得学生的高度认可和由衷敬仰,所讲授的内容会获得学生赞同和喜爱,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反之,教师如果不具备以上品德或能力,让学生认为表里不一,则会使学生失去对其的信任感,从而产生疏远、藐视甚至排斥的情绪[8]。 三、地学野外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思考 1. 因地制宜,坚持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科学的课程思政,能够将思政教育要求与课程本身的思政教育内涵相融合,赋予思政教育以强大的共情性和影响力;并能延展专业课教育内涵,产生全方位育人的效果;需要立足地学专业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找准契合点,建立生成关系。地学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具有不同形式和教学目标的教学实践环节,要围绕教学目标,结合特点因地制宜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注重“术”“道”相结合,系统设计德育递进路径,并固化于教学大纲中。比如,在地学认识实习中,教学目标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对地学专业的兴趣,培养地学思维以及认识地质现象。该实习的地点较为分散,大多是游客集中的风景名胜区,实习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就生态环境、文明旅游、区域发展等主题开展相关生态发展和区域发展调研实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展现地学学子良好风貌。大二阶段的填图实习,相对实习环境艰苦,工作量大。此时,应侧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格,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开展爱国奉献为主题的教育。大三阶段的综合实习,应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拓宽视野、坚定理想,培养奉献精神以及推动创新思维训练。 2. 亦师亦友,弘扬教师立德树人 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身体力行,其个人学识、修养、品格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师者首先应知书达理、明道信道。作为一名地学教师,在“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下,要知行合一,拥护党的领导,传播先进思想,勇担教育大任,传递地学精神,为学生引航,对学生负责。实施“课程思政”,要求所有任课教师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全员育人的共识,也要在专业发展上具备有效育人的能力。教师要设计合理的课程思政内容,并能切实地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学业、专业、就业指导,并深度融合专业教育,加深学生对地学各专业的认识和未来发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引导其提升综合素质并建立崇高的职业梦想,主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3. 坚定理想,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 “两学一做”常态化育人是在实习队伍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加强党员学习和培训,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综合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学科专业特征、课程进度及延展性等因素,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行合理设定,做到既紧贴课程,又科学有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始终把思想教育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科学把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在要牢牢抓住基层支部。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两学一做”做”作为“三会一课”的基本内容,突出政治教育,突出党性培养,达到主题明确、探讨充分、充盈思想的作用,使党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学、乐于学、同时带动周围群众一起学。 4. 传承信念,走访红色教育基地 课程思政要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同纬度的培育,由浅入深,由知到行,由知识掌握到内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而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章,也是向广大青年明确国家历史、国际形势、时代精神与历史担当的重要一课,更是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地学实践教学,可以积极拓展教育载体,实现用红色文化正本清源、凝神聚魂、壮怀励志。比如,通过组织学生走访实习驻地、沿线的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引导学生继承、弘扬并深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 5. 回报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课外拓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是大学生素质教育、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体系把握层面到信仰追求层面的深化,从而增强其在思想、情感和行动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担负起塑造灵魂、坚定方向、培育道德和健全人格的育人责任。此外,志愿服务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坚持“一次实习,一次服务”的理念,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例如景区垃圾清理、游客引导、志愿解说,当地困难群众帮扶,关爱留守儿童和老人,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等一系列活动。在野外实习中融入志愿服务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机制,能够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切实发挥榜样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EB/OL].[2016-06-22].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622/c367001-30075279.html. [3] 尹万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03-106. [4] 陈宁华,胡程青,程晓敢,等.美国高校野外地质教学对我国综合性大学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启发[J].中国地质教育,2017,26(1):69-72. [5]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6] 余际从,刘粤湘,赵卫真.新时代地质教育发展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8(2):1-5. [7] 钱广荣.在学科视域内解决日常教育与课程教学“两张皮”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7(11):8-11. [8] 温海霞,燕连福.试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及提升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7(9):8-12. [9]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 周琳琅.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8(11):140-141.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并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陈宝生部长在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教师应坚持以本为本,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相互分离,教师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比较单一,缺乏亲和力和感染力。实现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充分调动和发挥专业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使“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1]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是落实“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作用[2],使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何有效结合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是每个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课程思政”的设计与推进,并非单纯增设思想政治相关课程,也不是新增几项实践活动,而是把时代需要的价值观渗透并融合进所有课程,在传授知识与技术的同时,隐性地向学生灌输时代价值观与正确理念,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到思政教育的浸润。地学专业最大的特点是野外实践,在野外实践过程中,师生同行、同吃、同住、同学、同研,彼此相互加深了解,建立信任,最易解决教育过程中亲和力和感染力不足的问题。成功的野外教学有助于学生兴趣和情感的培养,当学生在野外教学中充满积极的情绪,可更大表现出自我效能,对成功有更高的期望值[1]。教师在野外教学中身体力行,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认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踏实实现远大理想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基于多年的野外地学教学实践,结合思政教育核心和内在机理分析,探讨地学野外实践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育人模式。一、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地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1. 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办什么样的大学、坚持什么方向、高举什么旗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与方向性的问题[6]。我国高等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以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1]。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国力的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提高,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日益向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更多理想坚定、信念崇高、不畏艰苦、勇于奉献、善于创新的青年人,积极投身于我国地质资源勘探、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领域,因而对高校地学学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学源于在野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规律的总结,地学工作往往面临复杂艰苦的野外环境,未来地学教育会成为大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部分,并且成为最有吸引力最崇高的教育[6]。因此,实践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坚定拥护马克思主义;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 为“双一流”建设夯实基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有利于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中国新时代地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因此课程思政尤为必要。面临纷杂的国际舆论观点,高校地学专业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坚定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的塑造工作,既能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理性判断的能力,也能促进高校和谐稳定以及优良的校风学风形成,从而促进地学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研究发展,促进我国地学研究跻身国际前列。高校通过课程思政的教育形式,一方面为国家输送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兼备的全面发展型人才,一方面为建设一流高校、一流学科打好思想政治基础。3. 有效保证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容易出现“两张皮”现象,即思政教育与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无法配合,各行其是,教育内容往往没有把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从而导致学生感觉枯燥空洞、难以产生兴趣,并且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7]。长此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便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向影响,无法起到价值引领作用。课程思政教育则始终围绕育人目标,确保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新时代背景下,地学专业课程思政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抓手,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专业知识技能,而且树立正确的三观,使课堂教学和野外实践成为引导学生磨炼意志、修养品性的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人格魅力,以此将“两张皮”转化为“一张皮”,有效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责更好地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二、地学野外实践是提高教育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1. 野外实践,提升教育亲和力所谓“教育亲和力”,是思政教育对教育主体的亲和程度,是思政教育的本身魅力对受教育者产生的吸引力、感召力、同化力和影响力[8]。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特质和科学性特征使其具有很高的“收视率”或“兴趣指数”[9]。现阶段,思政教育亲和力是影响高校思政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亲和力大大影响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亲和力强,则思政教育效果较好[10]。只有暖心的真情投入,走心的热情注入,才会让双方主体热情饱满、激情澎湃地参与教育,才会对教育活动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期待。地学专业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校外实践,师生同吃、同住、同学、同研,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师生彼此加深了解,建立了牢固的信任,校外实践中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使教学过程充满亲和力和感染力。2. 长期相处,增强潜移默化地学校外实践的周期通常较长,而长期的教学与生活相处,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更深的了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人格吸引、情意互动以及真情关爱会推动教学活动的和谐愉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教师如果学识广博、师风优良、发自内心关爱学生,那么会对学生产生吸引、亲和力和感召力,散发出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从而获得学生的高度认可和由衷敬仰,所讲授的内容会获得学生赞同和喜爱,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反之,教师如果不具备以上品德或能力,让学生认为表里不一,则会使学生失去对其的信任感,从而产生疏远、藐视甚至排斥的情绪[8]。三、地学野外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思考1. 因地制宜,坚持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科学的课程思政,能够将思政教育要求与课程本身的思政教育内涵相融合,赋予思政教育以强大的共情性和影响力;并能延展专业课教育内涵,产生全方位育人的效果;需要立足地学专业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找准契合点,建立生成关系。地学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具有不同形式和教学目标的教学实践环节,要围绕教学目标,结合特点因地制宜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注重“术”“道”相结合,系统设计德育递进路径,并固化于教学大纲中。比如,在地学认识实习中,教学目标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对地学专业的兴趣,培养地学思维以及认识地质现象。该实习的地点较为分散,大多是游客集中的风景名胜区,实习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就生态环境、文明旅游、区域发展等主题开展相关生态发展和区域发展调研实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展现地学学子良好风貌。大二阶段的填图实习,相对实习环境艰苦,工作量大。此时,应侧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格,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开展爱国奉献为主题的教育。大三阶段的综合实习,应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拓宽视野、坚定理想,培养奉献精神以及推动创新思维训练。2. 亦师亦友,弘扬教师立德树人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身体力行,其个人学识、修养、品格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师者首先应知书达理、明道信道。作为一名地学教师,在“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下,要知行合一,拥护党的领导,传播先进思想,勇担教育大任,传递地学精神,为学生引航,对学生负责。实施“课程思政”,要求所有任课教师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全员育人的共识,也要在专业发展上具备有效育人的能力。教师要设计合理的课程思政内容,并能切实地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学业、专业、就业指导,并深度融合专业教育,加深学生对地学各专业的认识和未来发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引导其提升综合素质并建立崇高的职业梦想,主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3. 坚定理想,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两学一做”常态化育人是在实习队伍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加强党员学习和培训,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综合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学科专业特征、课程进度及延展性等因素,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行合理设定,做到既紧贴课程,又科学有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始终把思想教育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科学把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在要牢牢抓住基层支部。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两学一做”做”作为“三会一课”的基本内容,突出政治教育,突出党性培养,达到主题明确、探讨充分、充盈思想的作用,使党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学、乐于学、同时带动周围群众一起学。4. 传承信念,走访红色教育基地课程思政要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同纬度的培育,由浅入深,由知到行,由知识掌握到内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而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章,也是向广大青年明确国家历史、国际形势、时代精神与历史担当的重要一课,更是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地学实践教学,可以积极拓展教育载体,实现用红色文化正本清源、凝神聚魂、壮怀励志。比如,通过组织学生走访实习驻地、沿线的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引导学生继承、弘扬并深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5. 回报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课外拓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是大学生素质教育、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体系把握层面到信仰追求层面的深化,从而增强其在思想、情感和行动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担负起塑造灵魂、坚定方向、培育道德和健全人格的育人责任。此外,志愿服务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坚持“一次实习,一次服务”的理念,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例如景区垃圾清理、游客引导、志愿解说,当地困难群众帮扶,关爱留守儿童和老人,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等一系列活动。在野外实习中融入志愿服务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机制,能够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切实发挥榜样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参考文献:[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2]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EB/OL].[2016-06-22].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622/c367001-30075279.html.[3] 尹万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03-106.[4] 陈宁华,胡程青,程晓敢,等.美国高校野外地质教学对我国综合性大学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启发[J].中国地质教育,2017,26(1):69-72.[5]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6] 余际从,刘粤湘,赵卫真.新时代地质教育发展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8(2):1-5.[7] 钱广荣.在学科视域内解决日常教育与课程教学“两张皮”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7(11):8-11.[8] 温海霞,燕连福.试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及提升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7(9):8-12.[9]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 周琳琅.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8(11):140-141.

文章来源:地学前缘 网址: http://dxqy.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1190.shtml


上一篇: “双一流”建设与大类招生改革背景下南京大学
下一篇: 外科学论文_经多裂肌间隙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地学前缘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