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双一流”建设与大类招生改革背景下南京大学

 
来源:地学前缘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方案明确提出,要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1]。 大类招生的全称应该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大类招生相对于按专业招生,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改革[2]。现在虽然很多高校都已经实行了大类招生政策,但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以学院为单位进行招生,在经过一年的通识课和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学生兴趣进行专业分流和分流培养。 自2017年起,南京大学新生招生采取跨院系大类招生模式,并通过新一轮教学计划修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相应调整。这一重大改革举措将大类培养从院系级扩大到不同院系间的大类培养。其中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以及环境学院作为一个大类,即“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大类。 对南京大学而言,跨院系大类招生与国家的“双一流”建设战略相遇在同一年,这似乎是“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部署,也似乎是二者的自然交集或不谋而合。从人才培养上看,在南京大学这样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中,这些综合配套的教育改革方案对地学人才培养到底是一种冲击还是一种促进?大家的看法莫衷一是。 一、 南京大学地学专业本科生的生源特点 在南京大学,全国知名度高或市场“就业潜力”好的专业比比皆是,因此地学专业常常被冷漠,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在专业选择越来越自由的背景下,南京大学地学专业的生源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学专业多数为调剂生 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少接触地学的学科内涵,对地学研究内容和毕业去向非常茫然。在南京大学中,地学几乎是学生为了跨入校门不得已的选择。这种现象在其他综合性大学成立地学专业之后,也几乎没有被改变过,已经是综合性大学地学专业的传统问题和普遍现象。 2. 本科就业市场需求相对低迷 事实上,像南京大学这样的高校,地学人才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比例非常低,一般只有不到20%。而本科就业后转行的比例也很高,可以达到50%以上。而大多数真心热爱地学研究的学生,一般都会选择继续深造。在就业方面,地学人才需求随市场波动很大,但总体上需求量低于计算机和经济类等专业,这就造成地学人才就业市场低迷的假象。 3. 专业选择自由度更大 南京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齐全,综合实力强大。学科之间的相互比较,必然导致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幅下降。南京大学本科生可以有多次专业选择机会,入学后就开始第一次“跨院系”,即通过“二次招生”制度,学生可以选择跨大类的各项拔尖计划以及实验班;在一年级末和二年级末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跨院系”,即通过专业准入制度,学生满足一定的准入条件,就可以经过选拔进入其他大类的相关专业。 应当说,通过高考进入到全国知名大学的学生生源都不错,这并不会影响地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但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基础。由于以上原因,能够或者不得不留在地学专业学习的学生,很多时候会表现出学习动机不足、自信心缺乏、缺少自豪感和使命感。当然,上述南京大学地学专业本科生的生源特点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地学专业生源特点具有一定的类似性[3],这体现了地学在和其他学科的比较中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二、大类培养模式下地学专业内涵挖掘与吸引力提升 与地学本科招生困难正好相反,近些年来地学研究生招生却呈现“逆势上扬”的态势。目前,南京大学地学专业的研究生人数逐年递增,已经远远超过了本科生数量,也有越来越多的非地学专业学生选择地学专业读研。当然,这一现象与本科生就业市场整体低迷、研究生成为企事业单位招聘主流有关。但同时也必须意识到,这种现象与地学人才培养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首先,地学人才培养是在学生进入大学后才正式开始的,与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相比,本科毕业生的地学专业知识相当于基础学科的高中毕业生水平,地学本科生的专业能力很难满足从事地学专业工作的需要。因此,要从事地学专业工作,攻读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几乎成了必备条件。 其次,地学领域相关问题的社会关注度逐年上升。高中生由于不了解地学专业内涵,对很多社会问题和科学问题不能与地学专业之间建立联系。但是,对于在读的地学专业本科生而言,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已经对地学各领域问题的内涵有所把握,并且较容易在不同地学领域中寻找到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因此,本科毕业后继续学习深造就成了他们发自内心的选择。 再次,国民整体素质与经济水平提高也是地学人才继续深造的重要原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和学生不再急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而是选择继续深造。 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就是一年后的专业分流。在施行跨院系的大类招生之前,每年也会举行专业分流的宣讲会。但由于时间关系,这种宣讲会多数就是在宣传本专业的师资队伍、科研成就、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的数字指标,这可能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困惑,宣传效果并不明显。在跨院系大类招生背景下,争夺优秀的有培养潜力的学生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不仅涉及学院内部,还涉及学院之间。那么,如何通过学科内涵的宣传,使学生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自己的未来研究方向,从而将真正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本人?如何使人才竞争变成一种友善的良性竞争而不是相互拆台?这些可能正是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地方。 在大类招生背景下,优秀的本科生流失、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这种现象使我们思考如何从更具体细小的方面入手,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从事地学本科专业学习。 1. 地学知识进入中小学课堂 目前,中国地质学会推动下的“地学知识进中小学课堂”的工作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尤其是在地学领域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应当在这一活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但需要注意,地学问题是在众多基础学科支撑下发展起来的,很多地学领域的科学问题复杂,甚至存在争议。因此,“地学知识”的精选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在中国地质学会的统一指导和引领下,形成一批有影响、共识度高的“科普级”书籍、视频或者电视节目非常必要。 2. 在新生中扩大地学宣传 为了改变地学专业在家长和学生中的消极刻板印象,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采取过一些现在看来不合适的方法,比如学校改名、专业改名和专业课程名称“去地质”现象。在专业内涵没有任何改变,或者少许改变的情况下,这些改名并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反而成为专业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如何在新生中扩大地学知识尤其是学科专业内涵的宣传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在大类招生和自由选择专业的大背景下,这一课题显得尤为重要。 3. 增设更多的地学类全校公选课 新生宣传或者一次讲座都很难深入解读一个专业的全部内涵,而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了解地学或者某个分支的研究内容。目前,南京大学教务处以及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力支持教师开设全校公选课,已开设的公选课包括:“认识地球”“自然灾害与人”“生物进化与环境”“自然简史”“地球的故事:从宇宙大爆炸到工业革命”“地球、历史与生活”“城市化与地质环境”“城市化与地下空间利用”“地表双雄:生物和矿物”“月球探索”“分子考古学:揭开史前文明的奥秘”等。 4. 加强新生导学及其“慕课”建设 “新生导学课”是在一年级上学期开设的全校性开放选修课。作为一门课程,必须详细介绍本学院内部各专业之间的有机联系、知识体系构架以及与国家需求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地学专业的内涵。 5. 组织丰富多彩的地学知识推广活动 地学知识不仅是“科普”重地,同时也是关乎国家甚至是人类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重地。通过深度挖掘地学研究与重大国际热点问题的相关度,在重大地学事件发生后,或者重大科研成果公布后开展全校性地学知识讲座、地学知识竞赛等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对地学知识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在读地学本科生的专业自信和专业热情。 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学拔尖人才培养策略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4]在教育部部署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央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视频会议上强调: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各高校要大力发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首先需要认识到“双一流”建设设定的参照系是国际上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而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改革本身也是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专业设置相对应的,专业划分过细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会制约“双一流”建设进程。因此,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与“双一流”建设并不矛盾。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在学制和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大类培养必然会使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受到影响。大类培养的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交叉复合能力,而拔尖创新人才往往是为那些“吃不饱”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因此,需要对具有拔尖人才潜质的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1. 地学各专业的内涵挖掘与课程建设策略 为了配合2017年跨学院大类招生,南京大学2017版教学计划修订的调整幅度较大。大类培养的第一年学生是在“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 大类中一起学习包括新生导学课、全校通识课、公共基础课、大类平台课以及不同学院开设的菜单选修课程。应当说,这是一次大类人才培养的大胆尝试。这种尝试给原来各学院的教学计划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专业课程的课时压力。与各院系原教学计划相比,由于增设了大类平台课和部分公共基础课,在总学分不变情况下,各专业的必修课学时必须压缩。以地质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普通地质学”为例,在大类平台课中不能完全采用原有教学大纲,而是对以往“普通地质学”的内容进行了分解,减少地质学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地理、大气以及环境学的部分内容,组成了“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导论”课程。“普通地质学”的其余部分增加了地史学和更多实验课程后,作为一年级下学期的菜单选修课。 另外,由于总学分的限制,在二年级分流后的专业课学时压缩是具有挑战性的。由于多数教师已经适应了原有教学大纲内容,普遍认为学时压缩会降低学生专业培养。我们认为,这次招生和人才培养调整是对传统教学内容的一次改革“倒逼”过程,因此教学观念和方法可能要进行一些重要的调整,如将“课堂授课”为主转变为“课下学习”为主;加强实践类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推免”政策和开设研讨课推动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等。 2. 国际化视野与研究型人才培养策略 国际化是近年来很多国内综合性大学或者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但需要指出的是,早期或第一阶段的国际化过程更多的是从扩大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学生专业兴趣的角度出发的。而要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更重要的是扩大一流专业的国际影响力。例如,野外实习是地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而国内外共同组织的国际化实习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到地学是全世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自豪感和存在感。近年来,南京大学分别组织了中—俄贝加尔湖、中—美新西兰、中—加落基山脉、中—法阿尔卑斯、中—澳Broken Hill等国际化联合实习。再如,2017年南京大学依托由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建的南京大学“生物演化与环境科教融合中心”开设了“生物演化与环境国际班”,在培养跨学科、多视角、国际化的创新型复合人才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3. 重大科学问题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 南京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与环境”理科实验班是联合地质、地理、大气、环境四个学院开设的综合实验班。实验班的开设,既是为了适应学科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实际需求,培养具有跨学科处理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大地学人才,也是为了在强化和保持南京大学大地学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进一步与国际一流大学普遍采用的大地学培养模式接轨;同时,作为推进我校“三三制”[5]改革的先行试点,尝试“2+2” 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前2年按大类培养,后2年分流到具体专业),为南京大学今后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四、小结 不管是“双一流”建设还是跨学院大类招生和人才培养改革,都是国家、教育部和高校从更高层面制定的战略决策和部署。作为综合性大学中的地学专业教师,应当自觉学习这些决策的由来、意义,甚至包括从更广阔更专业的教育学相关理论[6-7],从而转变对改革的抵触情绪,从全局出发、尽最大努力,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计划进行主动调整,以配合教育教学改革。同时通过实际参与教学改革,“教学相长”,教师也可以切实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 [1]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校长们有话说[EB/OL].[2016-03-12].www.cppcc.gov.cn/zxww/2016/03/12/ARTI1457751178926339. [2]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7-09-1].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7%E7%B1%BB%E6%8B%9B%E7%94%9F/6356076?fr=Aladdin. [3] 陈宁华,沈晓华.大类招生背景下综合性大学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契机与挑战[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4):23-25. [4] 万玉凤.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N].中国教育报,2016-03-30(3). [5] 钱凯,汪晓燕,李娜娜.南京大学“三三制”改革的基本理念及效果初探—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数据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6):72-78. [6]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教育与经济,2001(1):1-5. [7] 解垩.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2005,26(5):74-80.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方案明确提出,要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1]。大类招生的全称应该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大类招生相对于按专业招生,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改革[2]。现在虽然很多高校都已经实行了大类招生政策,但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以学院为单位进行招生,在经过一年的通识课和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学生兴趣进行专业分流和分流培养。自2017年起,南京大学新生招生采取跨院系大类招生模式,并通过新一轮教学计划修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相应调整。这一重大改革举措将大类培养从院系级扩大到不同院系间的大类培养。其中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以及环境学院作为一个大类,即“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大类。对南京大学而言,跨院系大类招生与国家的“双一流”建设战略相遇在同一年,这似乎是“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部署,也似乎是二者的自然交集或不谋而合。从人才培养上看,在南京大学这样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中,这些综合配套的教育改革方案对地学人才培养到底是一种冲击还是一种促进?大家的看法莫衷一是。一、 南京大学地学专业本科生的生源特点在南京大学,全国知名度高或市场“就业潜力”好的专业比比皆是,因此地学专业常常被冷漠,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在专业选择越来越自由的背景下,南京大学地学专业的生源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学专业多数为调剂生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少接触地学的学科内涵,对地学研究内容和毕业去向非常茫然。在南京大学中,地学几乎是学生为了跨入校门不得已的选择。这种现象在其他综合性大学成立地学专业之后,也几乎没有被改变过,已经是综合性大学地学专业的传统问题和普遍现象。2. 本科就业市场需求相对低迷事实上,像南京大学这样的高校,地学人才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比例非常低,一般只有不到20%。而本科就业后转行的比例也很高,可以达到50%以上。而大多数真心热爱地学研究的学生,一般都会选择继续深造。在就业方面,地学人才需求随市场波动很大,但总体上需求量低于计算机和经济类等专业,这就造成地学人才就业市场低迷的假象。3. 专业选择自由度更大南京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齐全,综合实力强大。学科之间的相互比较,必然导致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幅下降。南京大学本科生可以有多次专业选择机会,入学后就开始第一次“跨院系”,即通过“二次招生”制度,学生可以选择跨大类的各项拔尖计划以及实验班;在一年级末和二年级末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跨院系”,即通过专业准入制度,学生满足一定的准入条件,就可以经过选拔进入其他大类的相关专业。应当说,通过高考进入到全国知名大学的学生生源都不错,这并不会影响地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但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基础。由于以上原因,能够或者不得不留在地学专业学习的学生,很多时候会表现出学习动机不足、自信心缺乏、缺少自豪感和使命感。当然,上述南京大学地学专业本科生的生源特点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地学专业生源特点具有一定的类似性[3],这体现了地学在和其他学科的比较中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二、大类培养模式下地学专业内涵挖掘与吸引力提升与地学本科招生困难正好相反,近些年来地学研究生招生却呈现“逆势上扬”的态势。目前,南京大学地学专业的研究生人数逐年递增,已经远远超过了本科生数量,也有越来越多的非地学专业学生选择地学专业读研。当然,这一现象与本科生就业市场整体低迷、研究生成为企事业单位招聘主流有关。但同时也必须意识到,这种现象与地学人才培养特点是密切相关的。首先,地学人才培养是在学生进入大学后才正式开始的,与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相比,本科毕业生的地学专业知识相当于基础学科的高中毕业生水平,地学本科生的专业能力很难满足从事地学专业工作的需要。因此,要从事地学专业工作,攻读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几乎成了必备条件。其次,地学领域相关问题的社会关注度逐年上升。高中生由于不了解地学专业内涵,对很多社会问题和科学问题不能与地学专业之间建立联系。但是,对于在读的地学专业本科生而言,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已经对地学各领域问题的内涵有所把握,并且较容易在不同地学领域中寻找到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因此,本科毕业后继续学习深造就成了他们发自内心的选择。再次,国民整体素质与经济水平提高也是地学人才继续深造的重要原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和学生不再急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而是选择继续深造。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就是一年后的专业分流。在施行跨院系的大类招生之前,每年也会举行专业分流的宣讲会。但由于时间关系,这种宣讲会多数就是在宣传本专业的师资队伍、科研成就、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的数字指标,这可能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困惑,宣传效果并不明显。在跨院系大类招生背景下,争夺优秀的有培养潜力的学生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不仅涉及学院内部,还涉及学院之间。那么,如何通过学科内涵的宣传,使学生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自己的未来研究方向,从而将真正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本人?如何使人才竞争变成一种友善的良性竞争而不是相互拆台?这些可能正是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地方。在大类招生背景下,优秀的本科生流失、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这种现象使我们思考如何从更具体细小的方面入手,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从事地学本科专业学习。1. 地学知识进入中小学课堂目前,中国地质学会推动下的“地学知识进中小学课堂”的工作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尤其是在地学领域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应当在这一活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但需要注意,地学问题是在众多基础学科支撑下发展起来的,很多地学领域的科学问题复杂,甚至存在争议。因此,“地学知识”的精选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在中国地质学会的统一指导和引领下,形成一批有影响、共识度高的“科普级”书籍、视频或者电视节目非常必要。2. 在新生中扩大地学宣传为了改变地学专业在家长和学生中的消极刻板印象,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采取过一些现在看来不合适的方法,比如学校改名、专业改名和专业课程名称“去地质”现象。在专业内涵没有任何改变,或者少许改变的情况下,这些改名并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反而成为专业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如何在新生中扩大地学知识尤其是学科专业内涵的宣传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在大类招生和自由选择专业的大背景下,这一课题显得尤为重要。3. 增设更多的地学类全校公选课新生宣传或者一次讲座都很难深入解读一个专业的全部内涵,而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了解地学或者某个分支的研究内容。目前,南京大学教务处以及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力支持教师开设全校公选课,已开设的公选课包括:“认识地球”“自然灾害与人”“生物进化与环境”“自然简史”“地球的故事:从宇宙大爆炸到工业革命”“地球、历史与生活”“城市化与地质环境”“城市化与地下空间利用”“地表双雄:生物和矿物”“月球探索”“分子考古学:揭开史前文明的奥秘”等。4. 加强新生导学及其“慕课”建设“新生导学课”是在一年级上学期开设的全校性开放选修课。作为一门课程,必须详细介绍本学院内部各专业之间的有机联系、知识体系构架以及与国家需求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地学专业的内涵。5. 组织丰富多彩的地学知识推广活动地学知识不仅是“科普”重地,同时也是关乎国家甚至是人类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重地。通过深度挖掘地学研究与重大国际热点问题的相关度,在重大地学事件发生后,或者重大科研成果公布后开展全校性地学知识讲座、地学知识竞赛等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对地学知识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在读地学本科生的专业自信和专业热情。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学拔尖人才培养策略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4]在教育部部署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央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视频会议上强调: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各高校要大力发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首先需要认识到“双一流”建设设定的参照系是国际上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而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改革本身也是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专业设置相对应的,专业划分过细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会制约“双一流”建设进程。因此,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与“双一流”建设并不矛盾。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在学制和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大类培养必然会使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受到影响。大类培养的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交叉复合能力,而拔尖创新人才往往是为那些“吃不饱”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因此,需要对具有拔尖人才潜质的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1. 地学各专业的内涵挖掘与课程建设策略为了配合2017年跨学院大类招生,南京大学2017版教学计划修订的调整幅度较大。大类培养的第一年学生是在“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 大类中一起学习包括新生导学课、全校通识课、公共基础课、大类平台课以及不同学院开设的菜单选修课程。应当说,这是一次大类人才培养的大胆尝试。这种尝试给原来各学院的教学计划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专业课程的课时压力。与各院系原教学计划相比,由于增设了大类平台课和部分公共基础课,在总学分不变情况下,各专业的必修课学时必须压缩。以地质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普通地质学”为例,在大类平台课中不能完全采用原有教学大纲,而是对以往“普通地质学”的内容进行了分解,减少地质学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地理、大气以及环境学的部分内容,组成了“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导论”课程。“普通地质学”的其余部分增加了地史学和更多实验课程后,作为一年级下学期的菜单选修课。另外,由于总学分的限制,在二年级分流后的专业课学时压缩是具有挑战性的。由于多数教师已经适应了原有教学大纲内容,普遍认为学时压缩会降低学生专业培养。我们认为,这次招生和人才培养调整是对传统教学内容的一次改革“倒逼”过程,因此教学观念和方法可能要进行一些重要的调整,如将“课堂授课”为主转变为“课下学习”为主;加强实践类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推免”政策和开设研讨课推动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等。2. 国际化视野与研究型人才培养策略国际化是近年来很多国内综合性大学或者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但需要指出的是,早期或第一阶段的国际化过程更多的是从扩大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学生专业兴趣的角度出发的。而要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更重要的是扩大一流专业的国际影响力。例如,野外实习是地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而国内外共同组织的国际化实习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到地学是全世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自豪感和存在感。近年来,南京大学分别组织了中—俄贝加尔湖、中—美新西兰、中—加落基山脉、中—法阿尔卑斯、中—澳Broken Hill等国际化联合实习。再如,2017年南京大学依托由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建的南京大学“生物演化与环境科教融合中心”开设了“生物演化与环境国际班”,在培养跨学科、多视角、国际化的创新型复合人才进行了有益的尝试。3. 重大科学问题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南京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与环境”理科实验班是联合地质、地理、大气、环境四个学院开设的综合实验班。实验班的开设,既是为了适应学科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实际需求,培养具有跨学科处理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大地学人才,也是为了在强化和保持南京大学大地学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进一步与国际一流大学普遍采用的大地学培养模式接轨;同时,作为推进我校“三三制”[5]改革的先行试点,尝试“2+2” 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前2年按大类培养,后2年分流到具体专业),为南京大学今后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四、小结不管是“双一流”建设还是跨学院大类招生和人才培养改革,都是国家、教育部和高校从更高层面制定的战略决策和部署。作为综合性大学中的地学专业教师,应当自觉学习这些决策的由来、意义,甚至包括从更广阔更专业的教育学相关理论[6-7],从而转变对改革的抵触情绪,从全局出发、尽最大努力,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计划进行主动调整,以配合教育教学改革。同时通过实际参与教学改革,“教学相长”,教师也可以切实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参考文献:[1]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校长们有话说[EB/OL].[2016-03-12].www.cppcc.gov.cn/zxww/2016/03/12/ARTI1457751178926339.[2]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7-09-1].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7%E7%B1%BB%E6%8B%9B%E7%94%9F/6356076?fr=Aladdin.[3] 陈宁华,沈晓华.大类招生背景下综合性大学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契机与挑战[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4):23-25.[4] 万玉凤.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N].中国教育报,2016-03-30(3).[5] 钱凯,汪晓燕,李娜娜.南京大学“三三制”改革的基本理念及效果初探—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数据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6):72-78.[6]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教育与经济,2001(1):1-5.[7] 解垩.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2005,26(5):74-80.

文章来源:地学前缘 网址: http://dxqy.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1189.shtml


上一篇: 让学习真发生在学生身上
下一篇: 外科学论文_经多裂肌间隙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地学前缘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