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地学课程思政内容探索与建设思考

 
来源:地学前缘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课程思政是一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整体课程观,指在推动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教学中履行育人责任,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在各类非思政课教学中根据课程自身的特性深入挖掘内隐的思政教育资源,并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间接性、润物无声的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促进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同步提升[1]。2015年开展了一项内容为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科学素质与学历呈正相关关系。但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也仅为40.47%[2],这表明我国部分高校存在科学素质教育缺失的现象。2016年,上海教育领域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出“课程思政”这一命题,旨在构建融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通识课、自然科学课等多门类课程于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360度“熔炉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模式[3]。2017年,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的使命和责任是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再一次明确高校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4]。地学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地学知识、地学工作经验或活动过程中,这一过程是价值理性和专业理性的统一[5]。 地学是地球科学的简称,是五大基础学科之一,包括地质学、地理学以及其衍生学科,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地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新时代地学课程教育的重要环节,地学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精湛的人才,更应该侧重对人才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但当前地学课程思政教育并没有很好地被人们所了解,地学课程思政发展缓慢,存在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认识不到位,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学习没有太大联系等问题。培养地学人才,高校的课程教育是基础,而思政教育对于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十分重要,关系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本文结合地学思政建设,从地学人物、地质遗迹和地学发展重大事件切入,探讨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和发展的策略。 一、课程思政内容探索 1.地学人物的挖掘 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地质学家做出了很多杰出的贡献,中国地学的发展是一代代地质学家努力钻研实现的。挖掘著名地学人物,学习地质学家怀揣梦想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对地学的思想政治建设尤为重要。如闻名中外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国家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元勋[6]。被誉为“黄土之父”的刘东生,创立了黄土学,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并奠基了“多旋回学说”,使得中国第四纪研究在世界领先队伍中[7]。陈国达创立地洼学说,进一步认识地壳演化规律,为找矿开辟了新思路。黄润秋[8]针对工程地质问题,为滑坡和崩塌的预测和防治做出重要的努力,将中国重大的滑坡进行形成机制分析,得出查明边坡(滑坡)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是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的结论。张弥曼与古生物化石打交道,使中国地质学古生物走向世界前列,提出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地层是在海陆过渡相和陆相交替的沉积环境下生成的看法[9]。 地学人物的信息挖掘,学习地学名人精神传递给学生是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可鼓励更多研究者在从事地学研究工作时不畏艰辛,砥砺前行。从李四光身上,我们学习热爱学习、不怕困难的钻研精神,树立远大志向的梦想精神以及科学救国的爱国精神。刘东生教会我们从事科研事业需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保持谦虚和感恩的态度生活。陈国达在研究构造地质学的过程,不断突破,不断创新,正是新时代青年工作者需要向其学习一丝不苟的精神,并传递为科学真理艰苦奋斗和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7]。当代地学名人黄大年同志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是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我的优秀典范。从地学著名人物中学习地学科学家的刻苦钻研、不屈不挠和热爱祖国的精神,以及他们爱岗敬业、坚持不懈的科研理念,再联系当今地学的专研精神,通过这些著名的地质学家的科研品质,更易于加深学生对地学的理解和地学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 2.地质遗迹的探索 地球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质遗迹,如山川、河流、矿物、岩石、地质灾害等。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形成多样化的地形地貌,如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白云鄂博矿区、黄山奇峰、唐山地震遗迹等,在世界上享有盛名。雅鲁藏布江是一个有名的地质构造遗迹,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之一,地质构造变化较复杂,其缝合带是青藏高原多条缝合带中最南端的一条,代表新特提斯洋的残留,而新特提斯洋的研究是青藏高原的核心问题,对研究仲巴地区的岩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地形多样同样使中国的地质灾害类型复杂,唐山7.8级大地震让重工业城市唐山沦为一片废墟,地震后建立了纪念展馆和科普展馆推广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地质灾害遗迹给广大的科学工作者和建筑工作者提供了最直观的资料,从而推动地质灾害研究的进展。中国地质博物馆是国家最早成立的国家级地学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万余件,涵盖了地学各个领域,馆藏许多史前生物化石、中国特色的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等,为地学研究提供较全面的地质资源。 探索地质遗迹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自然科学的敬佩。教育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游览地质遗迹,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新时代学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不断尝试的精神。积极倡导地质遗迹纳入国家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地质遗迹的保护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另外,地震等地质灾害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普及学生的科学认知,养成唯物主义思维科学地分析问题。同时,通过参观地震遗迹可以培养学生对地学相关专业的兴趣,对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有利。对地质灾害的科学认识并传递防灾知识,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伤害。通过地质遗迹的发掘开挖,形成科学的思想认识,丰富地学课程思政内容。 3.牢记地学发展重大事件 地质的发展历史悠久,从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使用岩石当作工具。相比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中国学者对地质研究是比较早的。早在三国时期,《周易注·坤》就出现“地质”一词,地质学也成了中国第一个完成体制化建设的学科[10]。在地学发展过程中,除大量的地质遗迹被挖掘外,许多地学重大历史事件在人们的科学进步中起到很大作用。我们知道,能源、资源的发现和使用与工业革命的出现密不可分,工业革命伴随能源革命,煤和石油的使用让能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资源的发现与利用与地学密切相关。如1946年9月30日,安徽淮南煤田被发现[11],目前已成为国家亿吨煤炭基地,对国家的经济产生巨大价值。除资源地质外,用来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质问题同样也是地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如成昆铁路是我国西南山区一条重要的铁路干线,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成昆铁路经过的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沿线水文地质条件也极其复杂。成昆铁路于1970年7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1985年,成昆铁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并且被联合国宣布为“人类征服自然具有创时代意义的三大杰作之一”[12]。成昆铁路证明了地学学科在推动国家的重大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成昆铁路的修建事件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发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另外,淮南虫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多细胞生物,对人类文明起源具有指导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学发展重大事件推动地球科学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牢记地学发展重大事件,使之融入地学课程思政,促使学生意识到地球科学的发展带给人们极大效益的重要性。地学的进步也关乎其他学科的发展,更是社会和人类文明前进的生产力。 二、落实课程思政路径思索 1.教师的责任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为了培养高素质、全方面发展的大学生,各高校地学教师应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大部分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比较片面,教师多以专业知识教学为主,并没有将思想道德建设与课程完全结合起来。在地学课程思政教育中,为了更好地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地学历史人物故事加深学生们地球科学的感悟,地学教师应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理念、内涵和要义,并在课堂以灵活的方式展开教学。 首先,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信仰。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把专业知识讲全讲清,更要把知识背后的价值、实践包含的真理、理论蕴含的信仰讲明讲透,体现出科学理论的真理魅力,让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教师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体现在实际教学科研中。其次,广大教师要注重党性的强化,努力提升培养素质,教师是知识的启蒙者,更是领头羊,要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力度,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最后,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对以后从事地质工作以及个人发展都有关键的影响。教师通过地学名人轶事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利用鲜活多元的育人渠道帮助学生对未来展望,在对地学优秀科研成果的讲解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13]。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破沉闷的氛围,让学生不再抵触上专业课,同时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但对话题的选择,教师也要考虑到国家环境、时代背景等因素,以便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学会理性思考、辩证批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13]。应充分认识地学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在思政教学的传承与创新中积极有为,真正发挥人文资源的育人功能,推动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 2.培养方案的修订 应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符合地学背景的培养方案。而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体现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要求,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活动以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优化。 在教学计划中,地学教研组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培养方案,根据地学各专业相关特点制定相应的课程教育目标,将专业培养和素质培养同时进行,不断加大实践课时的同时,需要增加素质教育及思政教育,以制定更灵活创新的教学计划。在制定课程标准的环节时,将专业课程标准和思政标准相均衡,两者都应重视。教学活动环节应引入思政元素,将思政培养贯穿地学课程教学,在实践中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如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游览当地地学遗迹,鼓励学生讨论地学遗迹产生的地质背景,比如参观唐山大地震的遗迹,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游览黄山地质风景区,可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领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生态保护认识的重要性。考核方式应该综合理论测试和实践测试。同时,培养方案的完善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系统地学习地学知识及地学思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为学生提前制定未来职业规划和奋斗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实现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观的目标。 3.教学大纲的更新 教学大纲是教育的骨架,更是教师工作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是针对教学工作做出的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知识点。为此,要扎实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设计,明确思政教育的具体要点、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针对具体课程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地学课程思政大纲在制定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教学大纲应设置课程教育管理制度,形成课程思政教育管理规范,明确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使课程育人目标更加清晰、具体。著名哲学家冯契提出的“化理性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德育为先”就表明当代学科建设中,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又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利用地学课程中传统元素的教学资源进行思想教育把“以德育人”的教学理念贯穿到课程教学内容中。 其次,加强教材和制度创新建设,加强教材编审,规范教材选用,引导教师将教材作为体现国家意志、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地学课程思政同样离不开创新,地学课程思政的创新,一方面要坚定地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专业地学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具有地学专业背景,能够从事跨专业工作的复合型人才[14-15]。这种教材创新可以将思政教育与某一具体地学教材联系,并设为课程的一个必经环节,以“工程地质学”为例,教学大纲在制定该课程时,可以增加工程地质学课程思政探讨环节,让学生联系实际充分思考,并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分享和讨论,如探讨地质灾害带来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学生在主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就是地学课程思政学习的过程,以此展开课程的创新,并推动思政的发展。 [1]顾玮.课程思政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办公自动化,2019,24(23):41-42,19. [2]何薇,张超,任磊.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J].科普研究,2016,11(3):12-21,52. [3]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17(7):21-25. [4] 梁暹.关于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42-43. [5]李莹,李萌,李智博,等.“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J].农产品加工,2019(22):118-120. [6]郭正堂,刘东生,FEDOROFF N,等.约0.85Ma前后黄土高原区季风强度的变化[J].科学通报,1993(2):143-146. [7]刘东生.黄土与环境[J].科学新闻,2003(4):8-9. [8]黄润秋.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3):433-454. [9]张弥曼,周家健.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地层中的鱼化石及有关沉积环境的讨论[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8(4):229-237,297. [10]国连杰,叶大年.中国地质学的产生与发展——写在地质调查所创建100周年之际[J].地质科学,2013,48(4):945-969. [11]刘城墉,薛业琪.淮南煤田发现史话[J].中国煤田地质,2000(1):76-77. [12]严壁玉,王茂靖.穿越“地质博物馆”的成昆铁路[J].铁道工程学报,2005(S1):210-215. [13]张聚全,罗军燕,卢静.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地学教育的新使命与新机遇[J].中国地质教育,2017,26(3):1-3. [14]朱广琴.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及机制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6):84-87. [15]朱红霞.“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9(44):87-88. 课程思政是一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整体课程观,指在推动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教学中履行育人责任,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在各类非思政课教学中根据课程自身的特性深入挖掘内隐的思政教育资源,并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间接性、润物无声的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促进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同步提升[1]。2015年开展了一项内容为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科学素质与学历呈正相关关系。但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也仅为40.47%[2],这表明我国部分高校存在科学素质教育缺失的现象。2016年,上海教育领域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出“课程思政”这一命题,旨在构建融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通识课、自然科学课等多门类课程于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360度“熔炉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模式[3]。2017年,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的使命和责任是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再一次明确高校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4]。地学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地学知识、地学工作经验或活动过程中,这一过程是价值理性和专业理性的统一[5]。地学是地球科学的简称,是五大基础学科之一,包括地质学、地理学以及其衍生学科,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地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新时代地学课程教育的重要环节,地学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精湛的人才,更应该侧重对人才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但当前地学课程思政教育并没有很好地被人们所了解,地学课程思政发展缓慢,存在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认识不到位,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学习没有太大联系等问题。培养地学人才,高校的课程教育是基础,而思政教育对于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十分重要,关系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本文结合地学思政建设,从地学人物、地质遗迹和地学发展重大事件切入,探讨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和发展的策略。一、课程思政内容探索1.地学人物的挖掘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地质学家做出了很多杰出的贡献,中国地学的发展是一代代地质学家努力钻研实现的。挖掘著名地学人物,学习地质学家怀揣梦想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对地学的思想政治建设尤为重要。如闻名中外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国家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元勋[6]。被誉为“黄土之父”的刘东生,创立了黄土学,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并奠基了“多旋回学说”,使得中国第四纪研究在世界领先队伍中[7]。陈国达创立地洼学说,进一步认识地壳演化规律,为找矿开辟了新思路。黄润秋[8]针对工程地质问题,为滑坡和崩塌的预测和防治做出重要的努力,将中国重大的滑坡进行形成机制分析,得出查明边坡(滑坡)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是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的结论。张弥曼与古生物化石打交道,使中国地质学古生物走向世界前列,提出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地层是在海陆过渡相和陆相交替的沉积环境下生成的看法[9]。地学人物的信息挖掘,学习地学名人精神传递给学生是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可鼓励更多研究者在从事地学研究工作时不畏艰辛,砥砺前行。从李四光身上,我们学习热爱学习、不怕困难的钻研精神,树立远大志向的梦想精神以及科学救国的爱国精神。刘东生教会我们从事科研事业需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保持谦虚和感恩的态度生活。陈国达在研究构造地质学的过程,不断突破,不断创新,正是新时代青年工作者需要向其学习一丝不苟的精神,并传递为科学真理艰苦奋斗和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7]。当代地学名人黄大年同志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是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我的优秀典范。从地学著名人物中学习地学科学家的刻苦钻研、不屈不挠和热爱祖国的精神,以及他们爱岗敬业、坚持不懈的科研理念,再联系当今地学的专研精神,通过这些著名的地质学家的科研品质,更易于加深学生对地学的理解和地学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2.地质遗迹的探索地球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质遗迹,如山川、河流、矿物、岩石、地质灾害等。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形成多样化的地形地貌,如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白云鄂博矿区、黄山奇峰、唐山地震遗迹等,在世界上享有盛名。雅鲁藏布江是一个有名的地质构造遗迹,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之一,地质构造变化较复杂,其缝合带是青藏高原多条缝合带中最南端的一条,代表新特提斯洋的残留,而新特提斯洋的研究是青藏高原的核心问题,对研究仲巴地区的岩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地形多样同样使中国的地质灾害类型复杂,唐山7.8级大地震让重工业城市唐山沦为一片废墟,地震后建立了纪念展馆和科普展馆推广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地质灾害遗迹给广大的科学工作者和建筑工作者提供了最直观的资料,从而推动地质灾害研究的进展。中国地质博物馆是国家最早成立的国家级地学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万余件,涵盖了地学各个领域,馆藏许多史前生物化石、中国特色的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等,为地学研究提供较全面的地质资源。探索地质遗迹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自然科学的敬佩。教育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游览地质遗迹,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新时代学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不断尝试的精神。积极倡导地质遗迹纳入国家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地质遗迹的保护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另外,地震等地质灾害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普及学生的科学认知,养成唯物主义思维科学地分析问题。同时,通过参观地震遗迹可以培养学生对地学相关专业的兴趣,对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有利。对地质灾害的科学认识并传递防灾知识,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伤害。通过地质遗迹的发掘开挖,形成科学的思想认识,丰富地学课程思政内容。3.牢记地学发展重大事件地质的发展历史悠久,从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使用岩石当作工具。相比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中国学者对地质研究是比较早的。早在三国时期,《周易注·坤》就出现“地质”一词,地质学也成了中国第一个完成体制化建设的学科[10]。在地学发展过程中,除大量的地质遗迹被挖掘外,许多地学重大历史事件在人们的科学进步中起到很大作用。我们知道,能源、资源的发现和使用与工业革命的出现密不可分,工业革命伴随能源革命,煤和石油的使用让能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资源的发现与利用与地学密切相关。如1946年9月30日,安徽淮南煤田被发现[11],目前已成为国家亿吨煤炭基地,对国家的经济产生巨大价值。除资源地质外,用来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质问题同样也是地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如成昆铁路是我国西南山区一条重要的铁路干线,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成昆铁路经过的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沿线水文地质条件也极其复杂。成昆铁路于1970年7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1985年,成昆铁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并且被联合国宣布为“人类征服自然具有创时代意义的三大杰作之一”[12]。成昆铁路证明了地学学科在推动国家的重大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成昆铁路的修建事件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发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另外,淮南虫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多细胞生物,对人类文明起源具有指导意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学发展重大事件推动地球科学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牢记地学发展重大事件,使之融入地学课程思政,促使学生意识到地球科学的发展带给人们极大效益的重要性。地学的进步也关乎其他学科的发展,更是社会和人类文明前进的生产力。二、落实课程思政路径思索1.教师的责任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为了培养高素质、全方面发展的大学生,各高校地学教师应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大部分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比较片面,教师多以专业知识教学为主,并没有将思想道德建设与课程完全结合起来。在地学课程思政教育中,为了更好地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地学历史人物故事加深学生们地球科学的感悟,地学教师应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理念、内涵和要义,并在课堂以灵活的方式展开教学。首先,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信仰。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把专业知识讲全讲清,更要把知识背后的价值、实践包含的真理、理论蕴含的信仰讲明讲透,体现出科学理论的真理魅力,让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教师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体现在实际教学科研中。其次,广大教师要注重党性的强化,努力提升培养素质,教师是知识的启蒙者,更是领头羊,要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力度,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最后,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对以后从事地质工作以及个人发展都有关键的影响。教师通过地学名人轶事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利用鲜活多元的育人渠道帮助学生对未来展望,在对地学优秀科研成果的讲解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13]。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破沉闷的氛围,让学生不再抵触上专业课,同时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但对话题的选择,教师也要考虑到国家环境、时代背景等因素,以便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学会理性思考、辩证批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13]。应充分认识地学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在思政教学的传承与创新中积极有为,真正发挥人文资源的育人功能,推动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2.培养方案的修订应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符合地学背景的培养方案。而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体现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要求,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活动以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优化。在教学计划中,地学教研组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培养方案,根据地学各专业相关特点制定相应的课程教育目标,将专业培养和素质培养同时进行,不断加大实践课时的同时,需要增加素质教育及思政教育,以制定更灵活创新的教学计划。在制定课程标准的环节时,将专业课程标准和思政标准相均衡,两者都应重视。教学活动环节应引入思政元素,将思政培养贯穿地学课程教学,在实践中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如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游览当地地学遗迹,鼓励学生讨论地学遗迹产生的地质背景,比如参观唐山大地震的遗迹,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游览黄山地质风景区,可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领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生态保护认识的重要性。考核方式应该综合理论测试和实践测试。同时,培养方案的完善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系统地学习地学知识及地学思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为学生提前制定未来职业规划和奋斗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实现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观的目标。3.教学大纲的更新教学大纲是教育的骨架,更是教师工作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是针对教学工作做出的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知识点。为此,要扎实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设计,明确思政教育的具体要点、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针对具体课程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地学课程思政大纲在制定时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教学大纲应设置课程教育管理制度,形成课程思政教育管理规范,明确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使课程育人目标更加清晰、具体。著名哲学家冯契提出的“化理性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德育为先”就表明当代学科建设中,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又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利用地学课程中传统元素的教学资源进行思想教育把“以德育人”的教学理念贯穿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其次,加强教材和制度创新建设,加强教材编审,规范教材选用,引导教师将教材作为体现国家意志、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地学课程思政同样离不开创新,地学课程思政的创新,一方面要坚定地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专业地学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具有地学专业背景,能够从事跨专业工作的复合型人才[14-15]。这种教材创新可以将思政教育与某一具体地学教材联系,并设为课程的一个必经环节,以“工程地质学”为例,教学大纲在制定该课程时,可以增加工程地质学课程思政探讨环节,让学生联系实际充分思考,并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分享和讨论,如探讨地质灾害带来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学生在主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就是地学课程思政学习的过程,以此展开课程的创新,并推动思政的发展。参考文献:[1]顾玮.课程思政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办公自动化,2019,24(23):41-42,19.[2]何薇,张超,任磊.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J].科普研究,2016,11(3):12-21,52.[3]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17(7):21-25.[4] 梁暹.关于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42-43.[5]李莹,李萌,李智博,等.“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J].农产品加工,2019(22):118-120.[6]郭正堂,刘东生,FEDOROFF N,等.约0.85Ma前后黄土高原区季风强度的变化[J].科学通报,1993(2):143-146.[7]刘东生.黄土与环境[J].科学新闻,2003(4):8-9.[8]黄润秋.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3):433-454.[9]张弥曼,周家健.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地层中的鱼化石及有关沉积环境的讨论[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8(4):229-237,297.[10]国连杰,叶大年.中国地质学的产生与发展——写在地质调查所创建100周年之际[J].地质科学,2013,48(4):945-969.[11]刘城墉,薛业琪.淮南煤田发现史话[J].中国煤田地质,2000(1):76-77.[12]严壁玉,王茂靖.穿越“地质博物馆”的成昆铁路[J].铁道工程学报,2005(S1):210-215.[13]张聚全,罗军燕,卢静.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地学教育的新使命与新机遇[J].中国地质教育,2017,26(3):1-3.[14]朱广琴.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及机制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6):84-87.[15]朱红霞.“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9(44):87-88.

文章来源:地学前缘 网址: http://dxqy.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1183.shtml


上一篇: 地学类专业大学生质量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 外科学论文_经多裂肌间隙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地学前缘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